媒體中心

2023.11.27

擴大非吸煙區與減少急性心肌梗塞有關

新加坡的控煙政策屬東南亞國家中最全面、最嚴格之一,其吸煙率從2010年的13.9%降至2020年的10.1%。自2013年起,當地越來越多場所被劃為非吸煙區。一項研究發現,擴大非吸煙區至住宅大廈及一些室外地方與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率有關聯。

 

新加坡有八成人口居住於住宅大廈。在2013年,當地將非吸煙區擴大至住宅大廈的所有公共區域(如走廊、樓梯和社區空間),而連接道路、行人天橋和巴士站內5米範圍亦列為禁煙。研究人員收集擴大非吸煙區前後的急性心肌梗塞發病趨勢,比較和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急性心肌梗塞的按月統計數據取自新加坡心肌梗塞登記處。在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新加坡錄得133,868宗急性心肌梗塞個案,呈上升趨勢。65歲或以上人士的發病率比65歲以下人士高9倍,而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兩倍。在2013年擴大非吸煙區前,當地急性心肌梗塞發病呈上升趨勢,每月每100萬人中新增0.9宗個案,在擴大非吸煙區後,則每月每100萬人中減少0.6宗病發個案。擴大非吸煙區估計避免了2013至2019年間共2,097宗急性心肌梗塞個案。措施對長者更為有利,急性心肌梗塞發病率在65歲或以上人士中每月每100萬人減少5.9宗,在65歲以下人士中則每月每100萬人減少0.4宗。在長者中,擴大非吸煙區避免了2013至2019年間共約19,590宗急性心肌梗塞個案。研究結果表明,禁止在住宅大廈的公共地方和其他室外場所吸煙能有效保障公眾健康。

 

香港最近一次大幅擴大非吸煙區已是在2007年,禁止任何人在食肆的室內區域、室內公眾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部分室外公眾場所吸煙。儘管在該次擴非吸煙區和其他控煙措施下,香港吸煙率逐漸降低,市民接觸二手煙的情況仍屬普遍。為保障公眾健康及減少社會的疾病負擔,政府應考慮將非吸煙區擴展至更多公共及私人地方,例如有巴士站、住宅大廈的公用地方及載有兒童的私家車等。

 

資料來源: BMJ Global Health (只提供英文版本)